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——毛主席手稿背后的故事
1949年2月16日,西柏坡的冬夜仍带着太行山余脉的寒气,油灯下的毛主席却在挥笔疾书,写得酣畅淋漓。待到写罢,他交代秘书:“这篇文章新华社今夜全文播发!”
1949年2月16日,西柏坡的冬夜仍带着太行山余脉的寒气,油灯下的毛主席却在挥笔疾书,写得酣畅淋漓。待到写罢,他交代秘书:“这篇文章新华社今夜全文播发!”
二月七日来电已悉。恢复华北、上海间航运,以利生产之发展,极为必要。大上海、唐山两轮北驶,并派员至华北接洽,极表欢迎。此间已嘱北平叶剑英市长、天津黄敬市长接待。英商太古公司湖南号驶抵塘沽,系属临时性质,并非事前洽定。所谓华中华南中国船舶开往华北口岸,将不许其驶返
众所周知,一直以来,很多朋友,都曾经关注过伟人的手稿《龟虽寿》,但是,只能够看到这幅手稿的一部分,很是遗憾,很多朋友也是积极的呼吁,希望能够分享一幅完全版的《龟虽寿》。
故事要从 1965 年深秋说起。当时的某一天,大会堂管理局收到一封来自服务员罗丽华牵头起草的的联名信。信纸是普通横格练习本裁下的,工工整整誊抄了 160 多名职工的请求。信中说:我们天天在第一线为首长和外宾服务,可私下里常为一点小事红脸:端茶先给谁?电梯里该不